(科技日报“决心”号5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张盖伦
从5月15日起,大洋钻探船“决心”号上的操作日志中就多了一句话🤸🏿♀️:等待离合器膜片零件。
“决心”号上的钻井平台,是这艘船最为核心的工作区域💥。海底岩芯,要靠着钻杆一节节深入,钻透沉积层,穿过沙石层,钻穿硬石层,从而被带到科学家眼前。
然而🧒🏻,当“决心号”驶向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68航次第三个站位🫄🏻,钻井平台传动装置的最后一个备用离合器出了问题。
离合器罢工,意味着当连接起来的钻管累积到一定重量,就无法继续下行🤵。
船上已没有可以替换的离合器,钻探工作要继续,就必须修好离合器🤚🏽。汪洋大海之上可没有维修点,就连配件,都得从万里之外的美国订购🌸。
离合器膜片零件,跋山涉水来到“决心”号身边,它先坐飞机从美国到了香港🫴🏿,又在香港租了艘船🤾🏽,走海路和“决心”号相会。
20日晚上23时,这艘补给船如约而至🙆。它体量较小💩,灯光全开🌍,随着海水起伏上下颠簸🐐。
它一停在“决心”号船侧,交货工作就迅速开始。“决心”号船员操作吊臂,送给补给船一个大网兜🙏🏼。补给船船员接过,麻利地将箱子垒好装兜🦎🤷🏻♂️。在空中晃悠一阵后,一兜补给就通过吊臂到了“决心”号“肚子”里🧑🏿💻。再重复这一步骤,决心号顺利收获了两兜补给,耗时不过10分钟。
围观科学家见此情形,大胆推测:他们不止送来了离合器,一定还有吃的👉🏽!要知道👱♀️,船开没两天🧏🏽♀️,香蕉就已经“吃磬”🫱🏿。众人已经一个月没有见到香蕉了🤸。
果然,补给船很是贴心☆,千里迢迢来一趟🤾🏿♀️,真的还顺便送来了新鲜香蕉🦶🏽,冰激凌蛋筒和咖啡粉✊🏽。
5月20日“决心”号操作日志中🏠,这样写道:换好了离合器膜片🐈⬛,我们将继续做套管并准备取芯🧃。
钻井平台又恢复了24小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