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我国著名科学杂志《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以Discovery of the marine Eocen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为题在线发表了我院翦知湣教授等的研究成果。该文是“南海大洋钻探”专题的六篇系列论文之一📨。
南海始新世地层的性质最近几十年以来都是一个谜。南海南部的始新世海相沉积通常被认为是“古南海”的一部分🧘🏽♂️。然而🕣,南海北部缺少确凿的海相始新世沉积的证据。本文根据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68航次在南海北部钻探的结果,报道了新发现的深海和浅海相始新世沉积🙂↕️。根据晚始新世浮游有孔虫标志种(U1501站)⚆、深水胶结质壳有孔虫(U1502站)和底栖大有孔虫(U1504站)🌍,结合有孔虫壳体的Sr同位素地层学🫃,第一次建立南海从陆地到顺盈娱乐的连续地层剖面(图1),发现晚始新世南海北部外缘隆起区是浅海相(U1501和U1505)🏊🏻♂️,而U1502站已经是深海相(蚀变玄武岩顶部的碎屑中含深水胶结壳有孔虫DWAF,图2),说明现在的南海打开之前就曾经有深海发育🕵🏼♀️,与大西洋的打开明显不同。
图1南海北部U1501站的岩性💇🏽♂️、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和锶同位素地层的对比
图2 南海北部U1502👩🦼➡️、U1504站的海相始新世化石
然而,南海北部发现的晚始新世深海相地层是属于南海盆地的最早沉积😸,还是属于古南海北缘的残留,或兼而有之。要澄清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工作。此外🦻🏿,本文重新厘定了晚渐新世/早中新世之交T60地震反射界面的地质年代为24~28Ma,并结合周边地质资料,恢复了始新世至中中新世南海北部的古水深和盆地演化🧔🏻♀️。
文章的第一作者为我院翦知湣教授👩🌾。该项研究得到自然资源部(GASI-GEOGE-04)、科学技术部(2018YFE0202401)、中国科顺盈(XDB260000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91428310,41630965)等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z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