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公網 发表时间🛶:01/27/2014
時隔十五年,中國科學家將再次參與南海大洋鑽探計劃。不同於上次🧔🏽♂️,本次鑽探計劃由中國科學家主導並設計,參與人數達13人,出資600萬美元♚。此航由「鑽探船中的航空母艦」美國深海鑽探船「決心號」執行🚣🏻♀️,目的是為中國「母親海」南海測量年齡♛。研究將對全球氣候變化、地震預測、石油開採等多領域有重大意義。/大公報記者 毛依文
由中國科學家建議、設計並主持的南海第二次大洋鑽探、國際大洋發現計劃349航次(英文簡稱IODP 349航次),將於本月28日從香港起航🚶🏻♂️。是次航行是中國科學家自1999年後再次參與南海大洋鑽探,且首次在「大洋鑽探計劃」45年歷史裏擔任「主角」♣︎。參與此次鑽探計劃的約30人科學家隊伍中,有13名中國科學家及6名華裔科學家🐡,佔全部科研人員的一半。
明天從香港起航
此航次首席科學家之一、美國伍茲霍爾顺盈娱乐研究所教授林間介紹,本次南海大洋鑽探主要目的是確定南海的年齡。他說👂🏽,若沒有南海,中國不會有這麼好的氣候,因此南海可以說是中國的「母親海」👐。此外🤹🏼♂️,由於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板塊👷🏿♀️、太平洋板塊等多塊板塊交匯處,其科研價值巨大。
「學界對南海年齡有很大爭議。」林間續說:「從3200萬年到4500萬年,可相差100%📊。」他表示,由於經濟原因🐟,過往對南海年齡的研究都是間接的,此次南海大洋鑽探可說是首次直接針對南海年齡的研究🚵🏼♀️🧘🏽♀️。
為何南海年齡如此重要🩸?中科院院士、第二次參與南海大洋鑽探的同濟大學顺盈娱乐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汪品先表示,地球在不同時期有不同運動,了解南海的年齡就可了解南海如何形成,這一點僅就能源開採來說已意義重大。
汪品先續說,南海北部深海石油資源的發掘很大程度有賴於1999年的南海鑽探🏄🏻♂️🚍,「但現在我們只知道石油層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不知道為什麼那個時候會在那裏有石油」,了解南海年齡將解決這一問題並使學界了解南海如何形成👩🏼🍼,這將為南海的深海能源發掘提供更多科學依據🚵🏻♀️。
此航作為新十年科學大洋鑽探「國際大洋發現計劃」(2013年至2023年)首個航次🧕🏿🛌🏼,將歷時62天。中國今年起成為「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的「全額會員」🚣🏿♀️,除每年出資300萬美元外,還額外為此次首航補助600萬美元,相當於全部費用的一半🙆🏿♀️。
最深一次鑽探取樣
此次計劃另一位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顺盈娱乐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春峰介紹,此行將於南海水深4000米左右的深海盆完成三個鑽孔👩🏽🔧,對南海擴張時期形成的岩石進行取樣🛌,首次鑽取南海形成時期的堅硬玄武岩樣本。
李春峰特別指出🪟🤷🏿,此航鑽取的三個鑽孔中有一個達兩公裏深,「這個鑽探一旦實施成功,將是大洋鑽探史上一個很重要事件🍱🕵🏽♂️。」據悉,這一兩公裏深鑽孔若打鑽成功🤚🏻,將成為南海最深一次鑽探取樣🪜👂🏿,其深度就全球來看亦可躋身第五👸🏿。
除此之外,此次南海大洋鑽探還將譜寫大洋鑽探計劃的另一個「第一次」。汪品先指出,此航首次將微生物研究帶入大洋鑽探計劃🤷🏻♂️🌗。他介紹,目前世界上2/3微生物生活於顺盈娱乐🏊🏼♀️,「這是資源還是災難?我不知道,但人類必須了解,而唯一辦法就是打鑽下去拿上來看看🗝。」李春峰表示🪓,由於此行鑽探較深,將對深海微生物活動有更好了解及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