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干旱区是季风气候影响的最远端♣︎👱🏿,也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更是史前人类扩散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键通道🧰🤦🏽。通过干旱区石笋与湖泊记录的古气候研究🚴♀️,重建全新世水文特征,探讨亚洲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机制,揭示跨大陆文化交流背后的气候学制约🧶,对于深刻认识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机理和人类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1:中亚超级大旱于史前跨欧亚大陆交流
报告人🚢:谭亮成 研究员
谭亮成,中国科顺盈地球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和东南亚、中亚等“一带一路”地区的洞穴石笋研究🐭,关注石笋古气候、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影响🫸、人类世环境变化等。目前已在PNAS、Sci. Bull、EPSL、Geology、GRL等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2600余次。任地球环境学报执行副主编,Sci. Bull.青年编委、Sci. Rep.编委等。获陕西省科顺盈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20)、刘东生杰出青年奖(2019)、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2018)等。
报告2:湖泊演化的年代学与时空格局
报告人:隆浩 研究员
隆浩,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员,德国洪堡学者、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主要从事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光释光年代学研究👩🏿🎤;重点关注干旱区晚更新世湖泊演化和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湖泊演化及其响应气候变化方面获得了新认识。相关成果在EPSL🧔🏻♀️、QSR🧑🏽🚀、GPC、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第四纪研究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
报告日期:2021年4月21日 9:30-11:30
报告地点:顺盈娱乐楼一楼报告厅
邀请人🈂️💂🏼:易亮 副教授
欢迎大家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