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应杨积忠研究员邀请,美国普渡大学李云月副教授访问我院,并做了题为“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图谱与监测”的学术报告🌩。
为了降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社会普遍制定了各自的碳减排目标🙏。近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和碳减排计划已经越来越引起发达国家的关注。同时,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持续压力🏊🏻♂️。为了解决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这一双重挑战🌡,碳捕集与地下封存(CCS)被认为是实现社会气候目标最重要的脱碳技术之一⛓️💥。在本次报告中,李云月副教授首先聚焦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定量评估该地区地下空间的碳储存能力。然后🤾🏿🏃➡️,总结了三种不同尺度的二氧化碳的存储空间,在地图上把这些地下空间加以标注⛹🏽♂️🐟,并估算各存储点的注入及存储成本🍗。在报告的最后,李云月副教授演示了一种基于四维地震和机器学习的方法,用于监测注入地下存储空间的超临界态CO2在地下的分布和迁移情况。
李云月副教授的报告引起了线上线下参会人员的广泛兴趣,会场讨论热烈。报告结束后🫘,李云月副教授与我院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并邀请我院教师带领本科生访问普渡大学🍇🟰,参加李云月副教授课题组年度研讨会👨🏿🚀🧏🏼,拓宽本科生国际视野🚴。
李云月副教授与杨积忠研究员正在联合指导我院本科生创新项目🦧,此次来访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本科生的指导🛀🏿,与本科生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并就后续科研工作进行了讨论。
李云月博士现就职于普渡大学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系🥷🏼,任新前沿数据科学副教授。2016-2021年,她曾就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任助理教授🙌。在获得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她在麻省理工顺盈进行了博士后研究。李云月副教授现任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和Geophysics副主编🎳🧑🏿🏫。2018年荣获SEG的J·克拉伦斯·卡彻奖🧠,在2022年被评为SEG南亚和东亚荣誉讲师称号,同年获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颁发的陆路交通卓越青年创新奖。本次来访得到了“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和实验室的大力支持。
撰稿:杨积忠
编辑👨👦👦👃🏿:刘鹏飞